标题: 揭秘港珠澳大桥之眼:国产AI视觉公司以“的卢”之速决胜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buzhy    时间: 2018-10-26 17:31
标题: 揭秘港珠澳大桥之眼:国产AI视觉公司以“的卢”之速决胜应用
[attach]1399396[/attach]
作者:三石
【新智元导读】日前,历时14年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运营,大桥智通卡口采用AI人脸识别技术,客货车最快8秒通关。这项技术背后的卢深视作为国内三维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顶尖高新技术企业之一,通过其自主研创的结构光深度感知与三维人脸识别等技术,击败NEC、Cognitec等国内外知名人脸识别团队,赢得并顺利完成了此次港珠澳大桥的人脸识别与身份核验任务。
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
震撼程度令国人为之骄傲!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AI人脸识别:成就30秒一站式通关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会使过去从香港驾驶至珠海及澳门所需的4-5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这将大大节省时间与经济成本。
在此过程中,智能卡口通关时间又将成为十分关键的一部分。早在2017年的时候已有新闻曝出将引进人脸识别技术大幅提高通关时间。而今,借助AI人脸识别技术,该目标已实现!
据珠报融媒10月21日报道:港珠澳口岸查验创新新模式:最快30秒可过关!
口岸率先采用智慧旅检监管模式,引进智能分拣、动态人脸识别、高低温探测等多项技术,做到不干预正常旅客通行,实现无障碍通关。在提升通关效率方面,还全国首创“合作查验、一次放行”。
“鹰眼”、“哨兵”——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的一次大规模应用
港珠澳大桥智能卡口通道中的人脸识别技术背后,利用的是国内创业公司的卢深视“鹰眼”、“哨兵”两大系列产品。
“鹰眼-边检人证比对及防作伪相机”,为该项目提供了完整的人脸识别及防作伪功能,并应用于港珠澳大桥香港入口旅检大厅的车辆通过通道,实现了司机无需下车即可快速核实身份。
[attach]1399397[/attach]
鹰眼,产品现场图
“哨兵—三维人像多维数据管控通道”,基于多轨道信息采集特性,实现一次通行、多维采集、关联碰撞、全面预警,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的人道人脸识别,可实现快速自助身份核验。
[attach]1399398[/attach]
哨兵,产品调试阶段
以上产品均基于三维人脸识别技术实现,能够以极高首位命中率基于十亿级库秒级判定待检人员的真实身份信息,并且适应复杂光线条件,在逆光、暗光及夜视环境下均可使用,真正实现7*24小时安全值守上的同等标准。
的卢深视完整的人脸识别及防作伪功解决方案为该项目的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2017年,在港府IMMD组织的人脸识别测试中,的卢深视凭借“鹰眼”、“哨兵”的高效性与准确性,击败NEC、Cognitec等国内外人脸识别团队,承接并顺利完成了此次港珠澳大桥的人脸识别与身份核验任务。
世纪工程背后的计算机视觉技术
从技术方案层面来看,的卢深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满足港珠澳大桥项目的需求:
从先进性和创造性层面来看,对于港珠澳大桥的高水准要求,的卢深视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优势:
国内创业公司扮演“港珠澳大桥之眼”
与国内其他视觉公司相比,的卢深视颇为低调,根据官网介绍,的卢深视是一家专注三维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5年8月,总部位于北京,在杭州、合肥两地设有研发中心。
在结构光深度感知、三维实时高精度重建、三维跟踪识别及感知等技术方向上,的卢深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公司创始人兼CEO户磊本科毕业于中科大计算机系,而后在中科院计算所深造,主攻计算机视觉方向,师从高文院士。在读完研究生之后,户磊从学术界投入到工业界,在VMware研发中心工作5年。
户磊在接受新智元专访时表示,立体视觉因多出一个立体信息(或者说是三维的深度信息),会使得整体信息更加丰富。户磊自身对工程实践方面较为熟悉,加之整个产业链配套技术的逐步发展,最终,他决定成立的卢深视。
目前,的卢深视公司已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创东方。
除了“鹰眼”“哨兵”系列,的卢深视的“火眼”一代还上线新疆公安厅,建立全国首个省级三维人像人口基础数据库。2018年,公司完成“云,端,芯”战略布局,火眼、天眼、鹰眼、哨兵、冰鉴,五大产品系列受到市场高度认可,持续赋能“大安全”领域。
技术路线与苹果“同源”,三维机器视觉远距离高精度深度感知
2017年,苹果发布iPhone X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苹果手机上的3D结构光,并以此实现了2个非常重要的应用,一个是Face ID,另外一个就是Animoji表情捕捉。
事实上,这套功能的整个技术基础,无外乎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结构光深度的感知。第二个层次是它能够通过RBG加上深度信息,动态、实时地重建人脸,而后捕捉表情,用来做识别。
苹果这套技术在2013、2014年左右候就开始筹划,苹果将结构光和3D技术应用到了手机上面,而户磊则是将该技术落地到了的卢深视的产品上,首先应用到了安防领域。
以人脸来说,人脸是一个非常精细的物体。可以想象,假如深度感知是厘米级精度的,那么人脸的很多特征其实已经模糊掉了。因此三维视觉对于深度感知是有一个精度要求的,而之所以选择结构光路径,是因为它在近距离的情况下精度会很高。苹果在前置摄像机的Face ID采用的结构光,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结构光在远距离的情况下,精度会降低,这个问题是做机器视觉必须要解决的。而在这个方面,的卢深视非常具有优势。目前的卢深视可以做到在五米距离的情况下,达到1080P分辨率的深度,精度可以达到五毫米,属于领先水平。
户磊说:“如果说苹果的技术路线是1.0版本,但我们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很大的优化与改进,我们目前的技术路线可以说是2.0版本了。”
以“的卢”之速,加快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正如其名,的卢深视在成立短短四年时间里,以“的卢”之速取得了非凡成就:






欢迎光临 (http://imap.za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