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摄影美图] 以坑会友!摄影界的蜘蛛人拍全世界最大的天坑群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9350

灰铜v1_05绿铜v3_05绿金v1_01绿银v3_05紫铜v1_05绿金v3_04紫银v2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
都是源于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乐业,一个在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地方,位处广西西北部的云贵高原。
谁会想到,2000年6月中国溶岩地质研究所在一次探访中,发现了这个小小的地方竟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天坑群。
自2002年正式对外开放后,坑底的原始森林、钟乳石、地下河、珍稀生物,引领着一个个探险家、摄影旅行家相继前往。
台湾摄影师麦翔云拍摄工作中的李晋
李晋是一名《中国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也是从开始地质调查到发现世界最大天坑群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摄影师"悲情城市"(网名)拍摄
进行科考时,天坑的壮美改变了他对于美的观感和认知,让原本有绘画功底的他投身了摄影。
自小在天坑旁长大的他,和当地的几个摄影爱好者成立了一个以“摄影为主导的探险救援俱乐部”,在天坑悬崖和坑底洞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经过了专业的训练后,他们就像“蜘蛛人”一样,不惧危险,在直上直下几百米的天坑展开了摄影。
一根绳索、一个头盔、一身行囊、一台相机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为记录洞穴内这些壮美的自然景观。
基于本地人的优势,他几乎一有时间就徒步到天坑附近,每次进出加上环绕天坑一圈就得花上7个小时,可李晋从不言苦,背上一袋干粮几瓶水,就往野地里跑。
偌大的天坑就像他的私人游乐场,当有机会进入洞穴一窥奥妙,怎能不让他兴奋?
台湾摄影师麦翔云拍摄工作中的李晋
近20年的摄影之路,李晋是深入地心最忠实的的纪录者,拍下的大量作品也蜚声中外探险圈。
↑ 这幅钟乳石奇观-古鱼吐珠的作品,曾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吸引了无数中外探险人的目光。
下面让我们跟着他的镜头,一起来了解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或称喀斯特漏斗群),走近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天坑群,让我们足不出户也能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天坑的成因
目前学界普遍相信天坑起因于——地下河。
地下河经年累月流动,不断侵蚀地底可溶性碳酸岩层,久而久之便在地下形成了空洞,并随着岩层裂缝逐渐扩张形成地下洞穴,这就是地质探险队口中的“地下大厅”。
冒气洞地下阳光大厅奇观
当大厅底部因为侵蚀而愈来愈薄,小范围塌陷便成为“天窗”,地质爱好者给了它一个很美的名字:天使之吻,光线从洞口射下来,相当美丽;若崩塌剧烈、范围够广,便成为现在所见到的天坑。
秘境之光
所以天坑不是被外来客“砸”出来,而是无声无息地让自然规律从地底下偷走的。
乐业天坑的世界地位
乐业“世界天坑之都”、“天坑博物馆”的名号来得一点也不夸张。
这里的坑洞既大且深,20平方公里范围内,28个景观各异的天坑已占了地球已知天坑数量的三分之一,几乎囊括了世界上天坑的各种类型和溶洞景观,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
其中,乐业天坑群中个体规模最大的大石围天坑也在世界超级天坑之列。
这里还有另一个世界第一,那就是大石围天坑底部的原始森林,是已知的世上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有足足10.5万平方米!
穿行在迷境般的地下“宫殿”,会产生“井底之蛙”的感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前所未见的神秘,也可仰望天坑上的星空,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同的地质洞穴,充满未知的变数,而独有的视角和风景,更让探秘中的李晋陶醉其中。
天坑之最
大石围天坑,坑如其名,取名大石围。它的壮阔,可以用“地厚天高”来形容,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20米,最大垂直高度613米,面积近17公顷,坑底部森林面积也有10.5公顷。
如果把台北101大楼放进天坑底部,就算站在101尖顶之上,还得爬个30多楼,才能和大石围的顶部比肩,其宽广可想而之。
在国内外科考探险队进行天坑科学考察中,大石围天坑的危险,是28个天坑中最高的。
黄猄洞天坑,之所以名为黄猄洞,是因为这座天坑内曾圈养过麂类中体型最大的黄猄。洞内的地貌惊险壮观,坑口处森林密布,而坑底则有大片原始森林,栖息着大型野生动物,除了探险者以外少有人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野生兰科植物特别丰富,据探险队所言,现时已经发现44属130种,这片与世隔绝的土壤还生长着全球最大的野生居群莎叶兰和大香荚兰,以及极其珍稀的野生居群带叶兜兰。
天坑绝壁上的硬叶兜兰
出于保护,自2006年起,黄猄洞基本上已不对外开放,连当地人也不许进入,如要入洞需经专业人士事先申请。
如果你是兰花迷,位于附近的雅长本身是不可错过的地方,这里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区内生长着约30多种天然野生兰花,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均是最佳的赏花季节。
穿洞天坑,穿洞是所有天坑中峰体最多的一个,由6座山峰围成,也是目前唯一可自由出入坑底的天坑。
它是典型的洞中洞,即走进去以后还有另一个洞––半月洞。在晴天的中午,阳光会从高处洒下,形成所谓“天使之吻”的著名景观,不过看不看得到,还是要靠运气。
熊家洞,共有东洞及西洞之分,穿越两者需时约6-8小时。有人形容此洞尤如巨大的地质博物馆,将溶洞千万年来形成的宝物一一展现在你的眼前。
↑ 百年前人们放置熊家洞洞中被碳酸钙沉积物包裹起来了的蓄水木槽。
↓ 熊家洞里的壁流石,四周被石壁包围着,站在它面前,感觉整个都是石的壮阔世界。
洞内巨大的石笋,状如头盔的“霸王盔”、莲花盘、穴珠、卷曲石以及鹅管等,震撼视觉的美让人惊叹不已。
罗妹莲花洞,此洞被评为所有天坑景点中,周边配套设施最为完善的,虽然许多人不是太欣赏内里的迷幻灯光,但作为天坑群的入门导读,也是不错的选择,它离县城中心3公里,约30分钟便可走完。
↑ 罗妹莲花洞里的流石坝“仙人田”
洞内共有296个莲花盆,盆中盆则有600多个,整个溶洞由两层组成,现在的景点由上层的干洞开发而成,下层是流动的地下水。



罗妹莲花洞里藏着世界最大的洞穴莲花盆,直径9.2米,令观者叹为观止。



四季皆宜,不受时间限制
相对于漂流和越野单车,以天坑为主题的摄影旅行较不受时间限制,隆冬时节照样可以入洞探险。
如谭家洞,则因为地形环境特殊而鹤立鸡群,不但未受季节限制,入夜后依然可以进行探洞。



然而,毕竟坑底森林每年只有春、夏两季能享受到直射进来的充足阳光,因此与林相会在秋末之后失色不少,但再怎么说乐业还是地处亚热带,依旧可以在各角落看到由苔藓、蕨类组成的“绿色阵线联盟”,冬季造访仍有可观处。
天坑群的面积广阔,可从事的活动甚多,单是想走遍对外开放的,也要花三、四天才能成事!
乐业天坑攻略
下面将乐业天坑、溶洞景点分为3个等级,希望对热爱探险的你有所帮助。
  • 大众级:罗妹莲花洞、大石围天坑、穿洞天坑、神木天坑这几个天坑或溶洞不需要任何事前训练和专业团队带领,便可以顺利进入,在包车情况下,一天之内就可以看完这3个景点,唯穿洞天坑和大石围天坑相似度较高,两者择一游览即可。

  • 进阶级:黄猄洞天坑、大曹天坑、蜂子荡天坑、谭家洞及红玫瑰地下大厅具有一定挑战性,消耗体力较大且位于人迹罕至之处,建议跟随专业探险队进入。

  • 专业级:大石围天坑底部、白洞天坑探险队开辟出的专业路线,一般旅行者在团队带领下也能进入,但危险性较高,入内务必戴好头盔、套上鞋套,并全程听从专业人员指挥与安排。

当然,完整探索乐业28个天坑的理想并不现实。实际上,走遍所有天坑的人全世界也没有几个。探洞、速降都是门技术活,涉及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如果你有心有力,可从入门阶段玩起。
本期摄影师李晋简介:
壮族,籍贯广西靖西,生长于乐业,《中国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广西摄影家协会理事,乐业“飞猫探险俱乐部”创办人暨负责人。
1999年开始接触天坑洞穴探险与摄影,除了是2010年第四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户外摄影的获奖者,2012年也获颁德国波茨坦“费里德里希大帝艺术骑士奖”。
个人作品发表于《中国国家地理》、《中国科学探险》、《户外探险》、香港《中国旅游》、台湾《旅读中国》等中外数十家媒体,并入编《极致之美》、《广西》、《锦绣广西》、《醉美广西》等大型画册。2017年其作品由广西民族出版社编辑出版《世界天坑之都》大型画册。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8 20:20 , Processed in 1.355876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