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曾国藩第一部-血祭》作者:唐浩明【chm】 【制作不详】 [打印本页]

作者: pxfish    时间: 2015-9-8 20:35
标题: 《曾国藩第一部-血祭》作者:唐浩明【chm】 【制作不详】
唐浩明以一种敬重历史的态度,和曾国藩神交了二十余年,厚积薄发写下历史小说《曾国藩》,经朋友的推荐,我有机会每日夜读。毛泽东曾说过一句话:“我观近代,独服曾文正。”不论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都拜曾国藩为师。晚清70多年是一段动荡、颠簸、封建和共和斗争、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历史,也是中华近代苦难历史的开端。
  
  
  
  时势造英雄
  
   当西方大国崛起时,东方闭关锁国的帝国被迫打开了大门,华夏的大地上皇朝暗淡、官场腐化,外有列强的侵略,内有各地农民的起义,尤其是太平军势如破竹,在这种背景下,历史给有准备的,有才能的人一个很大的舞台,是一个不拘一格出人才的时代。曾国藩没有因为眼前的混乱和衰败而退缩,没有简单的像一般读书人感慨自己生在乱世,而不能潜心著书,他勇于融入历史洪流。在这段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方式,涌现许多各式各样的风云人物,例如:四十多岁才走上官场的晚清重臣左宗棠;三十几岁就被重用的李鸿章;打仗勇猛、杀人如麻、贪财无度的曾国荃;四十多岁穷秀才,后来坐上天王的洪秀全;二十多岁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翼王石达开;从海外生活多年回国开展洋务,力主派幼童留学的容闳;二十九岁就守寡而掌控中国政坛四十余年的慈禧…
  
  
  
  坚持就是胜利
  
   自信从外表看,是从容和张扬;自信其实是一种内心的坚定。曾国藩从湖南起兵,屡战屡败,二度因战败而自己觉得没有脸面而投江自杀,数次被敌围困而准备殉国,但他还是最终坚持下来了。
  
  
  
   在曾国藩建湘勇之初,在湖南和江西的官场上屡屡被排挤、压榨和指责,他忍辱负重,坚持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不改初衷,并利用各种手段为自己创造更大的空间。
  
  
  
   太平军占领金陵后,建立太平天国,曾国藩和他的幕僚在很早的时候就制定了一套如何平定“长毛”,如何剑指金陵的策略。他们策略是建立一只强大的水师,并延长江而下,逐步蚕食太平天国的立足区,占领金陵周边的经济供给区,使金陵成为孤城。而朝廷并不理会,却在金陵的周边建立江南和江北大营,最终两个大营都以失败而告终。曾国藩的策略是对的,但刚一开始付诸实施,就被石达开看破,并把曾国藩的水师打得落花流水,使他差点丧命于战场,许多官员开始指责他的做法,但他还是不被动摇,后石达开被排挤,曾国藩的机会来了,顺江而下,克九江、围安庆一年而取之、最终包围金陵长达二年而破之。
  
  
  
   曾国藩奉命去剿湖北、山东、河南一带的捻军,他听从一名有见识的下级官员计谋,采用建立一个大的封锁区,步步为营,把捻军孤立在一个区域内,当他把此方案在军事会议上提出,大部分官员都反对,说:包围圈太大,不易建。但他还是力排众议坚持做,不久,捻军就利用包围圈中八旗和绿营战斗力薄弱这个弱点,跳出包围圈,曾国藩被朝廷上下指责,身败名裂,而他泰然处之。当他得意门生李鸿章率淮军去和捻军作战,他还是坚持这个战略,并告诫李鸿章,在腐朽的八旗、绿营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后面再放上淮军和湘军,果不其然,不出一年捻军被此方案扼杀了。
  
  曾国藩自知在和太平军交手的过程中几乎没有胜利,太平天国也不是被他灭掉,因为太平天国自身的内讧,气数已尽,他的胜利来源于坚持。他在大战略上的坚持,反映出他卓有远见;在为人处事,生活细节的坚持,更反映出他坚持原则。他一生官拜高位,屡立奇功,但生活很简朴,坚持喝家乡的绿茶,坚持使用简陋的木箱,他这种简朴,不是做样子给外人看,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修炼。在战争动荡时期,他还坚持修订古文,写文章勉励部下,写信告诫家人如何读书立身,数十年的坚持写日记。这种细节的坚持,造就他内心的坚定和平和。
  
  
  
  相人、知人、用人
  
   近代和现代在中国政坛上游走的人,都无不佩服曾国藩相人的本领。“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这是左宗棠和他交往数十年后,对曾国藩最高的评价。曾国藩在晚年对自己一生做了反省,在其中他意识到自己长处在于相人,他把识人用人做为人生中最大的本领。
  
  
  
   能做到相人,就要先知己,曾国藩经历几十年的熔炼,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他知道自己在学识、诗文、官场的本领都逊色于人,对于打仗、洋务更是一窍不通,他后来每次打仗都远离战场,让他手下的将领充分发挥,他知道自己成功一靠自己对皇帝忠诚、二靠别人鼎立的辅助。他自知之明成就了他,他也不断的挖掘人才、培养人才。
  
  
  
   曾国藩对读书人有深刻的认识,他对于科举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不是读死书的人,他能掌握读书人的心理,在组建湘勇时就立下用文人来当军队领袖的方向,他组建的各营大多是秀才、举人之士当首领,使得湘军中高层将领有远见、有才能,其中最典型就是湘军的水师头领彭玉麟,彭即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谦虚的文人,又是嫉恶如仇、有情有义的将帅。曾国藩身边许多幕僚出身卑微,大多是在毛遂自荐时被曾国藩相中,许多人年纪轻轻,而曾国藩都以礼相待,平等相见。曾国藩在于太平军和捻军作战时,许多方略、计谋都来源于普通的幕僚,在屡次官场上险象环生时,这些门客出谋划策,渡曾国藩于危难之中。曾国藩身边还有许多忠义侠胆的义士,他贴身的保卫康福来源于市井,在曾国藩被俘和两次自杀的时候,康福奋力把他相救。
  
  
  
   培养人才一直是曾国藩终身在做的事情,他尽力给有才能人足够的舞台,在湘军初期他力荐满族将领塔齐布,使塔很快晋升为优秀的将领,在曾危难时,多次塔齐布挽救他,后来他着重培养了他六弟、九弟、彭玉麟、容闳…并帮助朝廷力荐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最典型是他得意的门生---李鸿章,李鸿章二十多岁由其父在京城带着,拜曾国藩为师,曾一眼就认为李鸿章是可塑之才,虽然在江西,湘军最危难时,李鸿章和曾国藩有产生了矛盾,李出走回乡。但曾并不在意,在上海被太平军包围时,曾国藩力荐李鸿章组建淮军,并亲自送李去上海剿太平军,临走告诫李要充分利用上海洋人势力。李鸿章不辜负恩师,同时他天生就是和洋人打交道的好材料,后来淮军帮助湘军剿灭太平天国、捻军,最后淮军成为清朝最强的军队,清朝借李鸿章之手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也使曾国藩晚年在朝廷名声还能立足。曾国藩在临死前和李鸿章一段长谈十分精辟,在谈话中他对当时的时局做了点评,同时对天下人物入木三分的评论。
  
  
  
   曾国藩识人和用人得到了很大的回报,在他最艰苦时候、在他最无助的时候、在他自己都放弃的时候,就会有人不图回报,及时渡他上岸。在他准备出山组建湘军时有高人告诉他太平天国气数不好,他有宰相之名,坚定他起誓的决心;第一仗,靖港大败,曾国藩投江自杀未遂后,左宗棠跑来骂他是一个胆小鬼,不敢承担责任;江西战局受阻,他父亲突然病逝,他隐身在家乡一年多,还是有高人给曾国藩一本《道德经》,使曾大彻大悟…
  
  
  
   在相人方面,曾国藩也有过失败,最典型是他选的4个女婿,没有一个让他满意和省心的,人食五谷,孰能无过呢?
  
  
  
  远见、理性
  
   大家都说曾国藩能忍,他在和李鸿章的长谈中也自夸自己长处是在于“忍”。其实他的忍是来源于远见和理性。京城的皇室肃顺对曾国藩爱惜有加,并多次提携,而曾国藩审时度势,理性分析出:“肃顺虽大权在握,却树敌太多,以后会遭不测”,所以不予他私下来往。在慈禧灭了肃顺后,没有查到曾国藩一点把柄。在太平天国被灭了,曾国藩适时的提出裁剪湘军,打消了朝廷对他的猜疑。
  
  
  
   曾国藩的理性也会伤害他自己和他人,他在湘军成立初期,为了建好的军威和风气,杀自家恩人来振奋军队;在他六弟因阵亡而受爵,后六弟奇迹回来后,为了保全曾家的名望,不让六弟显身,使六弟以死人的身份漂泊,客死他乡;为了不留后患和杀一儆百,他无端杀死从太平军投诚过来的韦俊叔侄…晚年曾国藩对于他“曾剃头”的绰号深感后悔。
  
  
  
  天和、人和、时和、己和
  
   成大事者要做到“天和、人和、时和、己和”,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太平军兴起,朝政腐败,是呼唤英雄出现时代,而这正是“时和”;曾国藩身边都是读书人,向往一官半职,又推崇孔孟之道,而太平军破坏孔孟、破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读书人当然不干了,这是“人和”;当时曾国藩处在中年,兄弟更处在青年,正是干一番事业的盛年,这是“己和”。
  
  
  
   “不信书、信运气”曾国藩把自己和太平天国争斗成功概况为这六个字,老天多次在危难中帮助曾国藩,但这些能说明“天和”吗?在曾国藩临死前,他请教陈广敷先生为什么自己一生特别困恼,陈先生答道:“知之者不少,和之者甚少”。说明曾国藩没有顺应“天和”,清末世人都敬佩曾国藩为人,也敬佩他成就的事业,但清末世人更期盼曾国藩能带领大家把腐朽的清政府推翻。
  
  
  
  后记:
  
   小时候接受的共产主义式的教育,没有一处谈到晚清真正腐朽的原因,没有一处谈到曾国藩这个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深刻影响的人物,而正统的教育,说:曾国藩是剿灭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晚年是卖国求荣的奸臣,真是太遗憾了。我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历史?要建立什么样的历史观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黄仁宇说过要建立大历史观,我觉得要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去看待历史中的人物。
  
  
  
   唐浩明写的《曾国藩》是当今官场上的必读书籍,许多公务员拿它作为官场立命的参考,晚清官场上的陋习,腐败之风在今日官场中屡见不鲜,愈演愈烈,人治和官场政治还是立足之本。这正是:有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花,有什么样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  






欢迎光临 (http://imap.zasq.com/~zazw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