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儿童文学] 《幸福帽》(全本)作者:[瑞典]海尔堡 【EXE+chm】【折翼之风】【原创】

[复制链接]
折翼之风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 言  
  最近,我读了瑞典作家汉斯-艾列克·海尔堡著的儿童小说《幸福帽》不禁拍手称好。这部儿童文学佳作篇幅不长,仅五万多字,书中故事也并不离奇。它的主人翁是一个名叫倍恩的孩子,他非常孤独,反应也比较迟钝,小朋友大多不肯跟他打交道,只有一个叫萨米的孩子和他亲近。他们俩形影不离,无话不谈。
  倍恩随身带着“伍迪”(那是一块小圆木头)他干什么事都要先捏它一下,以增加自己的信心。这是他内心的秘密,倍恩只把这个秘密告诉萨米,让他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可是好景不长,萨米在车祸中失去了生命,永远离开了好朋友倍恩。倍恩不了解“死”的含义,他老在盼望萨米,结果变得越来越茕茕孑立。有一天,倍恩拾到一顶帽子。这顶帽子使他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他仿佛干什么事都称心如意了,而且还能“逢凶化吉”;小朋友们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这一切,倍恩都以为是这顶帽子给他带来的运气,因此称它为“幸福帽”乍看这故事,犹如一杯清水,淡而无味。但细细读来,恰是“水中之月,镜中之泉,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在这篇小说里,通过巧妙铺排、委婉细约的艺术处理,使平淡无奇的细节,写得生趣盎然。读的时候,时而会被一个妇女追逐倍恩和警察布下的“罗网”等情节弄得紧张得要命;时而会被倍恩缅怀萨米的感人细节激动得热泪盈眶。而读到倍恩平夜起床到客厅去取帽子,他妈妈突然扭亮电灯,“灯光照进客厅,显出他那引人注目的模样。他那旁边的大镜子里站着一个怪男孩,身穿睡衣,头戴帽子,手中拿着一把伞……”
  又会对倍恩幼稚可笑的举动失声大笑。一部描述极其平常小事的作品,能使读者的感情如此多变,真是谈何容易。《幸福帽》成功地达到这种艺术效果。作者没有笔力千钧的功夫,是断断写不出这种不同凡响的作品的。
  《幸福帽》不仅是一篇儿童文学的佳作,而且是一篇有艺术形象的儿童心理学专著。它形象生动地打开了像倍恩这样的孩子的心灵窗户。倍恩是一个处在儿童发育期的孩子,他需要得到同伴们的友爱,家长的爱抚。但他没有得到像他那样年龄儿童应该得到的温暖,于是产生了一种儿童特有的心理障碍。他的爸爸是位邮政局长,妈妈是一个中学教师。他们整天忙于自己的事情,晚上还常常外出应酬各种宴会。甚至到鲤鱼湖去避暑,“爸爸第一件事是干活,妈妈第一件事也是干活。”
  “他们准备吃的、用水桶提水、搬石头、钉篱笆……真是没完没了。”
  他们无暇去关心倍恩。倍恩只能孤零零地一个人学绘画,躺在床上看着墙上七矮人跳舞的画面胡思乱想。白天,他想和小朋友们踢踢足球,但因为他患有远视眼的疾病,行动不方便,经常跌跤,小朋友都嘲笑他,有一次他甚至把球踢进了自己一方的球门,给大家骂了一通。在这种情况下,倍恩就把“伍迪”、“帽子”与自己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当他感到帽子会给他带来“幸福”时,他就抓住了不放。这就是他心理障碍产生微妙的“精神安慰”因此,当两个大孩子要从他手中抢走帽子时,他使出了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力量,攀上高树,把帽子夺了回来。
  倍恩是多么需要这种微妙的“精神安慰”呀!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儿童文学工作者、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的家长们,为什么不能多给孩子一些这样微妙的“精神安慰”呢。让倍恩这样的孩子有一顶真正的“幸福帽”那该有多好啊!要是我们能常常给孩子们以良好的激励,热切的期待,使他们产生相应的心理反馈,那效果一定会比倍恩拾到幸福帽要好得多!
  这个道理,正是本书作者所揭示的内涵。
  《幸福帽》写的虽是瑞典儿童生活,我国少年儿童读来也并不陌生,读了以后也一定会感到亲切动人,从而得到一些启发。
  作品揭示的真谛,对有教育孩子任务的大人也是一个良好的启迪。因此,它是一本老少咸宜的好作品。
  蔡体荣
[瑞典]汉斯-艾列克·海尔堡 著
吴 美 龄 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全书由凡剑(Ken777)OCR、校对、翻拍插图、制作(在此以示感谢!)。
2008 年07 月10 日一校
2011 年09 月17 日二校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俺下过您的E书了,谢谢啦 。。。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9 11:49 , Processed in 1.697045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