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十二公民》直面中国社会的痛处

[复制链接]

灰铜v1_02绿金v1_01灰金v1_04绿铜v3_01紫铜v1_04绿银v3_02绿金v3_01紫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0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一个没有陪审员制度的国家,用法律学院模拟一次陪审过程有什么现实意义?这是影片上映之前面临的最大的质疑。
在陪审进行的过程中,有三个戏剧冲突及其鲜明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被视为影片中的“反派”。
6号陪审员,一个政法大学小卖部的店主对3号陪审员一个成功的商人心存愤恨。
9号陪审员,一个开口闭口外地人搅乱北京治安的市井小民,对10号陪审员,一个外地来北京工作的保安心存偏见。
2号陪审员一个出租人司机,他是最后一个选择无罪判决的陪审员,当镜头由上而下地从空中俯拍,2号最终同意无罪的举手显得神圣而有力。他的主要对手是8号陪审员,一个言辞凿凿坚持司法公正的检察官。
6个人,鲜明地在案件本身的是非以外描绘出中国现实社会的三大矛盾:
矛盾之一:贫与富的对立
片中有两次贫富之间的言辞交锋,第一次身为成功商人的3号陪审员说道:身为富人自己靠自己的勤劳致富有什么理由因此受到“仇富”目光的审视。第二次,影片的末尾,6号陪审员说:我知道你们想告诉我一个孩子的命比冰棍儿重要,但是我说的话你们听的见吗?贫富之间的差距或许在本质上不仅仅是财富上的差异,更有社会话语权的失衡。
矛盾之二:城与乡的矛盾
9号与10号之间的冲突屡次发生,9号在陪审的过程中一口一个外地人的傲慢让人心生厌恶,而影片的最后,一个父亲直白的流露却让很多人心软:我知道自己不应该对外地人心存偏见,可是事实是外地人才的涌入间接导致了自己的儿子在竞争中落败。一个父亲的悲凉,一个小市民的市侩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跃然纸上。
矛盾之三:新与旧的更迭
第三个矛盾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一个矛盾,在影片一开始,投票的结果是十一比一,唯一的反对票是由8号陪审员投出的。而影片的最后,同样的十一比一,唯一的坚持被告依然有罪的是2号。在2号陪审员的言辞间充满了旧时代的习性,他会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他会说小子顶撞老子,就应该直接枪毙。在他的身上充满了旧时代家天下的愚昧与落后,在他的对面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8号陪审员的坚守与正义反衬着这个人物的不堪与无知。当他成为最后一个投出无罪的陪审员,画面中多几屡温暖的阳光,多少有一丝启蒙的味道。
没有看过美国的原版,相信原版中对司法公正的描绘较这一版必是有过之无不及,但是在司法公正之外这部影片以十二个人物的矛盾刻画出了当下中国社会的群像。所谓的社会矛盾,矛盾之所以称之为矛盾,或许不在于对错,而在于无法轻易判断对错,正如影片中能够的6个人物,3个冲突。从某种层面而言,或许这是眼下这个时代的痛楚。
影片之中还有关于司法公正的直接描写,一是4号陪审员对于冤假错案的隐晦暗示:一次错判即使没有造成错杀这样严重的后果,对于一个人而言他的一生已经在社会对他的偏见中结束了。二是9号陪审员关于50年代政治运动的回忆,这场回忆间接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在一个没有陪审员制度的国家这样的模拟有意义吗?有,因为在一个司法缺失的年代沦陷的不仅是法律本身,还有这个社会的善意与美好。当所有都认为一个人有罪的时候,一个人的质疑有意义吗?有,因为这可能是对于一个绝望的生命最后的援手。
很喜欢影片最后的一段,当家长们走出教室与他们的孩子相遇,影片的开始8号陪审员慷慨激昂的陈词还在耳畔:外面的孩子将决定这个社会法治的未来,难道我们不应该认真讨论吗?家长们的讨论,孩子们的考试,社会的未来,最后夕阳西下,无论如何社会与国家终究要交给年轻的一代,或许上一代迷失了,或许上一代失败了,但是终究上一代拼尽全力,毫不懈怠地努力了。
此时此刻,夕阳西下,旭日东升。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9-20 17:48 , Processed in 1.592057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